正文
提防“倒春寒”诱发心衰
春季的气温往往乍暖还寒,忽冷忽热,气压变化较大,冠心病、高心病、风心病、心肌病患者极容易感冒,使原有的心脏病加重,甚至引起心衰。
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,被称作“生命的绊脚石”。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心慌、呼吸困难、不能平卧、下肢浮肿、乏力等症状,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有些人甚至生活不能自理,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,所以心脏病患者春季时应该留意心衰的各种蛛丝马迹,提防心衰的发生。
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,应警惕心衰的可能:稍稍活动或劳动后就会感觉到心慌、胸闷、气促;尿量减少,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;站立或坐位时不出现咳嗽,躺平后即出现干咳;夜间突然憋醒或伴有喘促、呼吸急促,坐起或起床后症状很快消失;不能完全平卧,平卧后即感到胸闷气短,且需垫高枕头或取半卧位才感舒适;颈部血管明显充盈或怒张,下肢或全身出现浮肿。这些都是心衰的信号,一旦发现,应当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。
虽然心衰是心脏疾患的最严重阶段,但被确诊后也不要过度恐惧,随着新的治疗手段和药品的不断出现,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,死亡率也明显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