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 中秋月饼别多吃
9月30日是世界心脏病日,正值今年的中秋佳节。心血管疾病专家提醒市民,切勿过量进食月饼,这极有可能对心血管疾病危险人群造成危害。专家指出,秋季天气转凉之时,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,此时若再过量进食这些油腻的高脂、高热量食物,更容易使血脂升高、血液变得黏稠,导致动脉供血相对减少,可导致心肌缺血氧,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。
心血管疾病危害中老年人健康
据了解,心脑血管疾病因其发病率高、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,成为对我国中老年人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。据卫生部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》显示,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高达2.3亿。
据心血管疾病专家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晓平教授介绍,冠心病患者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,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动脉内膜上,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造成动脉腔狭窄,使血流受阻,导致心脏缺血,产生心绞痛。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,就会形成血栓,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,发生急性心肌梗死,甚至猝死。
专家提醒市民,有家族患病史、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疾病的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,而长时间不运动和缺少体力活动的人群也应高度警惕,“一旦发生心血管事件,再次发生疾病的概率就会激增。”
坚持服药是二级预防关键
据介绍,冠心病的早防早治体现在该病的各个阶段中,如果目前未患冠心病要预防冠心病的发生,医学上称为“一级预防”;已患冠心病的更要防止病情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,则为“二级预防”。
“二级预防”对许多中老年隐性冠心病患者更为重要。但据陈晓平介绍,事实上二级预防的现状并不乐观:很多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,他们认为冠心病急性发作治疗后,坚持吃一段时间药,只要不再难受,靠节制饮食、适量运动和戒烟就能远离二次发作。“这对于预防冠心病的二次发作远远不够。”专家强调,“抗血栓形成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关键,只有坚持服用药物,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,预防血栓形成。”
此外,专家还提醒市民,在饮食上,应注意控制胆固醇和食盐的摄入;戒烟戒酒,并保持适量运动;保持乐观心态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,中秋节和国庆节即将到来,市民应当适量食用月饼等油腻、高脂、高热量食物,避免暴饮暴食,以免给心脏带来过多负担,引发心血管事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