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最舒服的事,莫过于钻进被窝的那一刻,而最痛苦的,大概就是起床了。事实上,冬天起床就该“磨蹭”点,醒后发呆几分钟,对心脑血管也很友好。今天,小编邀请专家告诉你,冬天起床慢的人有多“赚”。
医生鼓励冬天“赖会儿床”
冬季心梗、脑梗等心脑急症高发,而清晨是“魔鬼时段”。
调查显示,早上6~10点,约有40%心肌梗死、29%心脏性猝死在此时发生,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……
醒后别立即做5件事
受机体生物钟的影响,起床后这段时间,血压极易大幅波动,即使一个很小的动作,也可能带来健康隐患。
醒后剧烈运动
醒后马上进食
醒后立即叠被子
醒后排便太用力
醒后立即工作

简单几招帮血管平稳过冬
密切关注血压
心脏不好的人一定要密切关注血压,尽可能保持身体的恒温,不要忽冷忽热,尤其应避免出汗时受凉。
清晨是降压药效果最薄弱的阶段。中国高血压指南推荐,在清晨血压阶段使用长效制剂,1天1次可保证24小时有效控制血压,防止心脑血管事件发生。
洗澡要限制时长
洗热水澡时间过长,或者水温过高,心、脑等重要脏器就可能因此缺血,甚至引发意外。
冬天洗澡,水温最好控制在40℃左右,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。
保持情绪稳定
冬季光照时间短,人的情绪容易处于低落状态。
冬天尤其要注意劳逸结合,避免大喜大悲,适当增加体力活动,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、速效救心丸等心脏急救药物。
充分保暖
及时添加衣物,不只是暖和那么简单,更是预防心脑血管意外、保护关节的重要措施。
冬天出门最好戴上帽子、围巾,还可以穿个背心。
避免频繁出入暖气房
冬天室外天气寒冷,室内温度往往较高,一进一出很容易引发血管痉挛,进而出现急性心肌缺血,诱发心绞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