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咳黄痰就用抗生素?这些误区要避开→
经常听到有人说咳黄痰就是细菌感染了,需要服用"抗生素"。
您也是这么认为的吗?其实不然,细菌感染、病毒感染、过敏等情况都可能产生黄色的脓痰。
在病毒或细菌感染下,痰液中除了坏死组织,还存在活的中性粒细胞,导致痰液呈黄色。而在气道过敏时会出现淡黄色的痰,则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的存在。中性粒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都是白细胞,痰中的黄色正是白细胞释放的结晶过氧化物酶带来的。痰液变成黄色,并非是继发细菌感染的结果,而是参与炎症反应的白细胞,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数量大增所致。
快
停
下
!
因此,仅凭痰的颜色是无法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,不要一出现黄痰就自行服用抗菌药物。
01
如何判断细菌感染?
病毒和细菌感染的症状往往相似或有叠加,不建议大家自行判断,当怀疑自己有细菌感染时,可前往医院抽血检查。
1
血常规
●血常规是常用的判断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检查。细菌感染大多表现为白细胞计数超过10×109/L,以中性粒细胞为主。病毒感染初期白细胞总数一般不会升高,甚至出现降低,且中性粒细胞大多不高,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。
2
感染标志物检测
●临床常用的感染标志物还有降钙素原( PCT )、 C反应蛋白( CRP )、血清淀粉样蛋白 A ( SAA ),均可提示感染情况。
⚠️
重要原则
●只有细菌感染,才可以使用抗菌药物!
02
抗菌药物的正确用法
若需用药,请严格遵循以下原则:
1
不联合用药
●单一药物可控制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。
2
合理选择给药途径
●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。对于轻、中度感染的患者,能口服不用肌注,能肌注不用静注或静滴。
3
剂量精准
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。剂量过小不仅无效,反而诱导细菌耐药;剂量过大疗效不但不会增加,反而会使不良反应增加,加重患者经济负担。
4
疗程规范
●严格把握用药疗程。疗程要足,避免复发;但疗程过长也易继发二重感染。切记不要自行停药。
⚠️
药师提醒:
黄痰可能是病毒、过敏或细菌感染,盲目用抗生素危害大:
延误真正病因的治疗;
加剧细菌耐药性;
引发药物不良反应。
及时就医,科学用药才是关键!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文 / 药剂科 孟方
编 / 党政综合办
审/宋俊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