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血压正常就自行停药?当心危险反弹!

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服药一段时间后,发现血压降到了正常范围,常常误以为疾病已经痊愈,从而擅自减少药量或完全停药。实际上,这种不当的用药行为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,甚至可能引发心梗、脑卒中等严重后果。

为什么不能血压一正常就停药?

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,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。目前的降压药物只能控制血压,而非治愈高血压。当药物发挥作用时,血压会降至正常水平,但这并不意味着病因已经消除。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快速反弹,引发"反跳性高血压"现象——即血压比服药前更高,导致心脑血管意外风险骤增[1]。

擅自停药的潜在危害?

l血压剧烈波动,损伤血管血压忽高忽低会加速动脉硬化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。血压波动过大对心、脑、肾都会带来不可预计的损伤[2]

l诱发高血压危象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短时间内急剧上升,出现头痛、呕吐、视物模糊,甚至昏迷。

l影响药物后续疗效随意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,后续可能需要更大剂量或更强效的药物才能控制血压。

正确的做法是什么?

l遵医嘱,不随意调整药物即使血压稳定,仍需坚持按医嘱服药,切忌自行减量或停药。

l定期监测血压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(如早晨起床后、晚上睡前),并记录数据,复诊时供医生参考。

l由医生评估是否调整用药长期血压稳定者,需经医生专业评估后,方可考虑逐步调整用药,避免突然停药。

l配合生活方式改善低盐饮食、规律运动、控制体重、戒烟限酒等。

特殊情况:哪些人可能减药或停药?

少数患者在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下,血压长期保持正常,经医生评估后,可能会尝试逐步减药。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:

l血压长期控制在理想范围。

l无其他危险因素(如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心脏病等)。

l在医生指导下缓慢减药,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。

总结

血压正常高血压痊愈,擅自停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。高血压的治疗是长期过程,患者应坚持规律服药、定期复查,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。

参考文献

[1] 李嘉琦.高血压的合理用药[J].开卷有益-求医问药,2022(08):27-28.

[2] 张枫艳,任金妹,沈毅.高血压知道[J].中国合理用药探索,2024,21(01):97.

 文/药剂科 李思民

 编/药剂科 张娜